首頁>春秋>熱點背后
九三學社成立前一次教育視察活動
九三學社成立于1946年5月4日,在此之前,創始成員如許德珩、黃國璋、稅西恒等就已開始開展一些活動。正是在這樣的集體活動中,成員間構筑了信任、增加了友誼,為以后創建九三學社打下了基礎。
高教視察團主要由后來的九三學社成員組成
1945年5月23日,成都出版的《燕京新聞》頭版以《教育部高教視察團連日在蓉工作甚忙》為題,記錄了九三學社成立前,成員間較早的一次集體活動。原文如下:
教育部高等教育視察團一行五人,由簡任督學黃龍先率領,已于本月初離渝抵蓉。據該團團員、參政會駐會委員許德珩所談視察任務,旨在詳細調查各大學教授學生實際生活情況。故該團此來,并非為普通督學性質,而含有拜訪慰問之意。按該團團員除黃許兩氏外,尚有中國地理研究所所長黃國璋,醫教會委員戴天佑,川康興業公司總工程師稅西恒三氏。
視察團的人員組成,顯然是經過仔細斟酌的。由于此次視察兼具督學和慰問兩個目的,成員也有粗略的分工:戴天佑時任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常務委員兼秘書,為教育部內部人士,黃國璋時任中國地理研究所所長,是知名的學者,他們更多的是承擔“督學”部分的職責;許德珩時任國民參政會駐會參政員,訪問高校師生、了解他們的意見想法屬于他的履職范圍,此行的職責偏重“拜訪慰問”;稅西恒是四川本地人,長期從事實業發展,熟悉地方情況,有他的溝通協調,視察活動會順利很多。按《燕京新聞》的說法“該團組成分子,包括各方面人才,故注意范圍亦比較廣泛。關于各大學現行課程、教授及學生生活狀況等,將有極詳盡之考察?!?/p>
而更值得注意的是,這次視察的4位團員,許德珩、稅西恒、黃國璋、戴天佑等后來都成為了九三學社社員,其中許德珩、稅西恒、黃國璋3人是九三學社的重要創始人,而戴天佑是我國婦幼保健事業的創始人之一。
這并非偶然,愛國知識分子們在國統區走到一起創建民主政團,相互間的了解、信任、友誼非常重要,而共同的活動也進一步增進了這種互信。許德珩等人便以此行為契機,與西南地區高校的教授學者們有了比較廣泛的交流,客觀上對后來九三學社的創建是有幫助的。
許德珩并非“教育部督學”,只是視察團成員
稅西恒的學生、九三學社貴州省委會原委員孫恭順在《稅西恒先生二三事》一文中,也提及了此次活動。文中說:“1944年許德珩任教育部督學時,持國民政府教育部部長朱家驊致稅西恒的信函,到川康興業公司技術室同稅西恒會晤,目的是要西恒師與其一起去西南各高等學院視察教學情況?!迸c上述史料對照,作者的回憶在細節上與事實略有出入。
由于該文涉及到九三學社重要創始人在早期的活動,在社史研究領域經常被引用,有必要加以說明。
一是視察活動并非發生在1944年,而是1945年上半年;二是許德珩所任并非教育部督學,而是視察團團員。
當時的教育部督學是國民政府教育部委任的正式官員,任職條件較為嚴格、委任程序較為規范,任命時一般會有教育部的公文對外發布。如1931年8月頒布的《教育部督學規程》規定:“教育部設督學4人至6人,負責視察及指導全國教育;督學由有簡任或薦任文官資格、曾任教育職務兩年以上者充任?!?/p>
1945年上半年的這次視察中,只有“團長”黃龍先是教育部督學,而許德珩等4人是團員,并非教育部督學。
編輯:王慧文